材料一 1995—2008年我国经济及国民收入分配情况
注:①2010年我国GDP达397983亿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笫二位。
②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人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
材料二 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尤其是要把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要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要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8分)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8分)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应如何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10分)
(1)1995—2008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逐步跃居世界前列;(2分)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有所波动,始终低于GDP的增长速度(2分);
国家税收保持高速增长,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2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分配率严重偏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够公平),应尽快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藏富于民(2分)。
(2)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4分)
不利于刺激消费,影响社会再生产;(4分)
(3)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工资在GDP中的比重。(2分)
②要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提升社会总体消费水平。(2分)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2分)
④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物价。(2分)
⑤要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2分)
(其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引导转变消费观念等皆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