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读书使人优美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1、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列举那些能使人外表变得美好的方法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读书是最简单的美容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横线的句子,从语言鉴赏的角度谈谈它们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作者列举的这些,你认为读书还有哪些神奇的效果?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简单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读书使人优美。

2、从人们十分关心的生活现象人手,引起读者关注,能更好地突出自己的观点。

3、读书能使人养成洗耳倾听的习惯和姿态,让人神采倍增;读书能使人会心展颜,而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和温暖,而且物美价廉利于储存,还能重复使用;读书使人自知,让你的红唇胜过任何颜色的涂抹,更加光彩夺目。

4、答案提示:比喻的修辞、“抚卷”“香氛”等词语的运用形象地证明了读书可以给人带来欢娱。

5、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如: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文明;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文静;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智慧等等。只要能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谈出读书的作用即可。

材料分析题

中 * * 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十二五发展所处的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现阶段小康社会水平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想一下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的祖国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实现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青少年怎样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它创建了 * * 党领导的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以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制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1、2、3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应该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1949年上半年,毛 * * 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 * * 党史研究室《中 * * 党历史》

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 * * 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 * * 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