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材料一: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都要逐步改造为股份制企业,重要企业由国家控股。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1至 2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9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两倍,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理论,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搞好国有企业的认识。
(1)材料一反映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材料二反映了通过股份制改革,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①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③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要和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分散的生产力迅速联合为集约生产力,有利于发挥资本与劳动力的整体效力;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④实行股份制改革,国家和集体控股,可以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⑤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一中“宜于实行股份制的,都要逐步改造为股份制企业”可以看出,我国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从材料二的数据容易得出股份制改造后国有企业提高了效益。对于第(2)问,应从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改革的方向和途径等多角度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