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材料一:《中 * *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材料二:《中 * *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做好2006年和“十一五”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 * * 同志为 * * 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⑴概括材料一体现的哲学道理。并简要说明用这一哲学观点指导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12分)

⑵材料二蕴含了唯物论的什么观点?并运用这一观点简要说明你对材料二的理解。(12分)

答案

⑴①材料一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2分)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坚持从我国不断变化发展的国情这个客观实际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我国不断变化发展的具体国情,是我们党和政府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也是我们正确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起码要求。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合乎国情,顺应民心,有效地指导全国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10分)

⑵①材料二蕴含的唯物论观点是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

②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有效地指导人们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阻碍事物发展。邓 * *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健康发展。(10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