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 * *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中部分行业的产值
电影票房新闻出版业动漫产业网络游戏其它
100亿元突破1万亿元480亿元349亿元……
 

注: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都超过10%以上,美国等国家甚至超过20%。这个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主旋律,越需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意识,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

(1)材料一的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学道理?(4分)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12分)

答案

(16分)(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4分)

(2)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就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弘扬和传播民族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第三,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第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第五,加强公民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第六,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第七,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每小点3分 答出任意四点可得满分12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