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 * * 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
其一: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其二: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几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踢郭臣,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说明中华文化和中 * * 精神的关系。(4分)
(2)结合材料和现实,谈谈怎样弘扬和培育中 * * 精神?(8分)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 * * 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2)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是发挥“主心骨”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主心骨”。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 * * 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人人做中 * * 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本问结合材料,请灵活掌握,分析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设问明确了考查的知识点。第一问考查中华文化与中 * * 精神的关系。第二问考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注意结合材料,注意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