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12分)

答案

(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本题考查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内容,考核考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第一,要审设问。关键是要抓住“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等字眼。第二,要审材料。从材料看,循环经济模式的提出,无疑较之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更注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既考虑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联系,又能指导经济社会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的效益,进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及环境之间的新的和有利的联系。第三,要能回顾书本知识,把材料的内容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书本中的联系观点不外乎讲了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循环经济作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就是联系普遍性和客观性的体现;二是联系的形式的多样性、复杂性,包括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三是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利用客观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