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材料一:今年3月“两会”期间,国务院 * * 温 * *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们可以看到,从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央行6次调高利率,11次提高存款资金积累金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直接回收市场流动性资金……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2008年10月8日,央行宣布: 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国务院决定自10月9日起,免征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宏观调控政策已经从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胀向防止经济过快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变。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运用物质和意识有关原理,结合上述材料阐述你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12分)

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由于经济发展偏快、价格上涨过快,客观上需要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4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前后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有利于防止经济过快下滑、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4分)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特点。(4分)

本题属于限定性主观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作答时要抓住材料中与该哲学观点性一致的关键词句,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作答时要注意观点材料的统一。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