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并于1994年和1998年分别发射了两颗探测器。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也在2003年9月27日顺利升空。中国“嫦娥一号”2007年将实现绕月飞行……
各国之所以争先恐后探月,据专家分析,其一,为了抢占月球资源;其二,开展探月工程可推动国家科技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实践的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体现在月球作为实践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探月所用的飞船和探测器等手段也都是物质的,人的智力也是在当前的客观条件下形成的。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各国纷纷探月都有其目的,在探月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人的创造性。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各国的探月活动是相互影响的。各国在探月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由客观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太空探测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其中对月球的探测是各国未来计划中的重点,这牵扯到谁能优先占有太空资源。本题通过这一热点,考查对实践的特征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本题对人类探月这一现象作出理性思考,加深认识。
回答此题,首先要能牢固记忆实践的三个特征,然后对照材料分析其具体表现。实践活动的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性、历史性都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