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2分)材料一: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索取什么。”

材料二:毛 * * 高度评价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时说:“……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材料三:莎士比亚剧本中泰门有一段独白:“金子!……宝贵的金子……只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

(1)以上三则材料对衡量人生价值各坚持或突出了什么标准?

(2)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知识,对以上材料的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

(1)材料一突出了对社会的奉献标准,材料二突出了精神贡献标准,材料三坚持了金钱标准。

(2)①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奉献是第一位的,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所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应看贡献,而不是看索取,爱因斯坦的话突出了这一点。②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归根到底表现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精神贡献,特别是优秀人物的高尚品质,对社会的进步具有特殊意义和无法估量的价值。所以评价人的价值,不能把他对社会的物质贡献作为唯一尺度,要注重人在精神方面的贡献。毛 * * 的话注重了人的精神方面的贡献。

人生价值的中心问题是阐述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本质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从目前人们的思想实际看,有的人对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作了错误理解而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从理论和思想上认清了这一问题,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奠定了初步基础。本题答题思路从“是什么”“为什么”两个层次作了分析。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