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某县是一个只有30万人口的小县。“十一五”以来该县工业总投入达10多亿元,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倍增。

近年来,该县通过创建小康村、文明村镇,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据初步统计,“十五”期间该县投入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15亿元。去年以来,该县用于村村通路、通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教育、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方面的财政资金达4000多万元。

该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全力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998年,该县开始实施农村低保,年均发放救助金从3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10多万元。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大病救助“双保险”机制。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8.35万农民自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达83%,近三年累计发放住院补偿金819万元。

结合材料,分析财政在该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10分)

答案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该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全力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年均发放救助金从30万元增加到110多万元,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大病救助“双保险”机制等社保体系,缩小了贫富差距.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4分)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去年以来该县用于村村通路、通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教育、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方面的财政资金达4000多万元,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3分)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十一五”以来全县工业总投入达10多亿元,工业的快速增长拉动了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倍增。这为该县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了物质基础。该县对农村各项事业的财政投入,有利于促进该县经济的平稳运行(3分)

题目分析:本题属于限定性体现类主观题,考查财政的作用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解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明确财政的作用的三个表现,且能准确区分,其次要将这三个方面与材料信息比对,进而确定知识要点。

点评: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