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2006-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答案

(1)(6分)材料一反映了2006年—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2分)材料二反映了2010年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出,政府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2分)

财政收入增加是扩大财政支出的基础。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家用于“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出也在大幅度增加。(2分)

(2)(10分)①增加财政对教育和卫生支出,通过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4分)②增加财政的三农支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3分)③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分)

题目分析:本题是图和材料相结合的试题,在提取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信息时,要注意四点:一要看清图的名称,反映的是2006-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二要看清图例,分别代表什么;三要看清图例有什么变化趋势;准确揭示本题显示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我国经济问题的实质。注意两则材料的联系。回答第(2)问,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领略材料的主旨。材料二旨在说明财政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可从增加财政对教育和卫生支出,通过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增加财政的三农支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方面回答。

点评:解答主观题要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就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和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