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H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
GDP(亿元) | 财政收入(亿元) | |
2006年 | 6141.9 | 816.2 |
2007年 | 7345.7 | 1034.5 |
2008年 | 8874.2 | 1326.0 |
2009年 | 10052.9 | 1551.2 |
2010年 | 12263.4 | 2063.8 |
工程项目从2007年的12项增加到2010年的33项,四年累计投入853.8亿元。
其中,2010年民生工程投入345亿元,同比增长35%,惠及城乡居民6000多万人。
材料二 2010年11H省坚持民生财政,坚持以民生工程为抓手,统筹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积极应对物价结构性上涨,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支持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措施,搞好就业服务。
小题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经济现象?(7分)
小题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财政的知识谈谈H省统筹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1分)
(1) ①“十一五”期间,H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也在逐年增多;(3分) ② H省财政支出出现规模不断扩大,并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2分)③ 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2分)
(2)①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分)H省通过财政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搞好就业服务,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分)
②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2分)H省通过财政来积极应对物价结构性上涨压力,有利于稳定物价,避免经济大起大落。(3分)
题目分析:本题是图和材料相结合的试题,在提取材料一的信息时,要注意四点:一要看清图的名称,反映的是“十一五”期间H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二要看清数字有什么变化趋势;三要看清小注,这一点尤其重要,不少考生忽略了小注,以致无法准确揭示本题显示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我国经济问题的实质。依据数字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回答第(2)问,首先要认真阅读第二则材料,领略材料的主旨。材料二旨在说明财政的作用。结合材料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两方面作用进行分析,注意和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评:本题属于图表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也是高考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对于图表的分析基本思路:纵向看变化,横向看结构,综合看发展。笫(|)问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强调学生的审题能力。第(2)问考查学生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本题难度适中。理解材料,熟记课本基础知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