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沙家浜》在“样板化”的过程中,主要人物作了什么样的修改?修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改后效果如何?(8分)

答案

参考答案:

1.主要人物由开茶馆的地下工作者阿庆嫂改为了新四军排长郭建光。(2分)

2.修改的主要目的在于“突出武装斗争”,阿庆嫂属于“白区党”(活动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一 * * 党),属于刘 * * 路线,因此这关系到突出哪条路线的大问题。(2分)

3.从剧场效果看,由于郭建光不如阿庆嫂有戏,不是观众的欣赏兴趣所在,所以,成为了主要人物的郭建光仍然无法压倒阿庆嫂,他和她的战士们始终游离于该剧的核心之外。(3分)

4.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探究题

《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美】将全球化分割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国家和政府在宗教与帝国霸权的影响下,利用暴力击垮国界的藩篱,将世界连为一体;第二个阶段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其间被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硬件的革新扮演着主要的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再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第三个阶段即从2000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整个世界进一步缩小,个人成为主角,可以轻而易举地参与全球化。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电脑、网络和各种软件等,世界被进一步拉平了。据此回答:

(1)作者将全球化进程上溯到1492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概述蒸汽船、铁路、电话、电脑和网络等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