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下面是为新版《现代汉语词典》设计的三条广告词,请从其中选出你认为最佳的一条,并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简要说明理由。(4分)

①现代汉语,一“典”即通。

②规范现代汉语半世纪居功至伟,传播中华文明七大洲声名远扬。

③一本词典,一位良师,一生收获。

最佳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通过“典”与“点”谐音双关,巧妙突出了词典对于学习现代汉语的作用。② 以对偶形式,突出了词典规范现代汉语、传播中华文明的巨大价值。③ 运用排比,突出了词典对于求学与人生的重要作用。

题目分析:必须准确地指出所运用的修辞格及妙处。

阅读理解与欣赏
  许善心,宇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起家除新安王法曹。
  陈亡,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经三日。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复出北面立,垂涕再拜受诏。明日乃朝,伏泣于殿下,悲不能兴。上顾左右曰:“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是我诚臣也。”
  左卫大 * * 宇文述每旦借本部兵数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罢。摄御史大夫梁毗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经二十余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其数虽多,不合通计,纵令有实,亦当无罪。诸兵士闻之,更云初不被役。上欲释之,付议虚实,百僚咸议为虚。善心以为述于仗卫之所抽兵私役,虽不满日,阙于宿卫,与常役所部,情状乃殊。又兵多下番,散还本府,分道追至,不谋同辞。今殆一月,方始翻覆, * * 状分明,此何可舍。苏威、杨汪等二十余人,同善心之议。其余皆议免罪。炀帝可免罪之奏。
  宇文化及杀炀帝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许弘仁驰告之曰:“天子已崩,宇文 * * 摄政,合朝文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弘仁反走上马,泣而言曰:“ * * 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还告唐奉义,以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堂。化及令释之,善心不舞蹈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人大负气。”命捉将来,骂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节选自《隋书》卷五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垂再拜受诏——涕:眼泪
B.初付法,千余人皆称被役——推:审问
C.法官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候:等候
D.虽不满日,于宿卫——阙:空缺
2.以下句子中,全都是表明许善心忠诚于隋朝的一组是
[ ]
①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 ②善心怒之,不肯随去 ③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
④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 ⑤忽自求死,岂不痛哉 ⑥善心不舞蹈而出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许善心自幼聪明,所听到的当时就能记下来,家里有旧藏书一万多卷,所涉猎的范围很广,被徐陵称为神童。
B.许善心对陈朝十分忠诚,深受隋文帝赏识,认为他既然能怀念旧日君王,也就是我朝的忠臣。
C.许善心认为宇文述在侍卫中抽调士兵役使不满整天,虽然有缺于宿卫,但与平常役使这些部门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
D.宇文化及派士兵捉他到朝堂,又下令释放了他,许善心没有拜谢就出去了,化及认为他心中有很大的气愤,就害死了他。
4.古文翻译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殆一月,方始翻覆, * * 状分明,此何可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