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外拓展。

读书的“坎儿”

  ①有大学生问2003年被评为中科院院士的一位青年科学家:年轻人怎样才能成功?科学家回答了简单的四个字:请多读书。不只是这位科学家,几乎所有在事业上取得大成就的人,都喜欢“号召”别人读书。书籍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和生命智慧的总结,对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比作娇艳欲滴的玫瑰,书籍则是必不可少的氧气和阳光;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比作奔腾不息的河流,书籍就是坚固的河床。

  ②从一般意义上讲,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大学教授可以读,建筑工地的民工同样可以读;绿草连天的春日能读,白雪皑皑的冬日也能读;人来人往的图书馆适合读,一人独居的卧室一样适合读……因为读书没有太多的门槛,它才能作为一种全民的“健心运动”加以推广。

  ③不过,读书的无门槛是相对于书海里的普通游泳者而言的,一个人想要做一个有品位的读书人,还真得跨越几个心灵的坎儿。

  ④第一,你必须是澄静的。人很难没有欲望,当年,乾隆下江南,看到大运河上熙熙攘攘,问身边一和尚:大运河有多少条船?和尚答:两条,一条为名,一条为利。乾隆非常欣赏和尚的机敏,当即大加赏赐。其实,这和尚并非特别聪明,他只是深谙世道人心的奥秘而已。然而,一个人下决心当读书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欲望多的人会不自觉地把书籍分成“有用”、“无用”两种:“有用”的,他废寝忘食地阅读;“无用”的,他视若敝履。而事实上,所谓“有用”的书,往往是作用于一时的职业的,只能让我们获得物质财富;而“无用”的,则侧重于培育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可以使我们获得心灵高度。

  ⑤第二,你应该学会坚持。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达真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正因为有限,我们就得不断地跟踪事物的新进展,掌握知识的新动态,让自己的生命与面对的生活一起前进。读书没有恒心,一个人的思想必然陈旧、浅薄,我们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能力就会变得虚弱不堪。

  ⑥第三,我们一定要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书籍并不是真理的代名词,真理可以利用它,谬误和谎言同样可以利用它。一个人要对市面上良莠不齐的书籍作出选择,靠别人把关是没有太多作用的。别人的精力再旺盛,也不能看尽天下的书。何况,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别人认为不好的,你也许觉得好;别人以为精美绝伦的,你或许感觉一塌糊涂。对书的考察,最可靠的评判官是你的心灵——非同寻常的对知识的敏感,超乎群伦的观人察事的眼光以及对人文精神的深刻把握。(选自《中华读书报》2005年4月20日,有改动)

1、“读书的‘坎儿’”在文中具体指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根据第②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引用乾隆与和尚的对话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与第⑤段的哪个句子意思相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太多的欲望;没有恒心;不能分辨是非。

2、人人可以读;时时可以读;处处可以读。

3、意在论证人们的欲望太多,因此读书人必须澄静。

4、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达真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

(意思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一篇高三学生的考场作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暗淡的天空失去了它昔日的光泽,被乌云层层包围的太阳失去了它原有的闪耀,天地之间一片昏暗。哦,不,那是什么?那是一束冲破层层乌云的阳光,它比平时的阳光更加绚丽,更加灿烂,更加闪耀。南山种树人有这样一位隐士,他寒窗苦读为了进入朝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当他进入官场之后,他知道他错了,官场有太多黑暗,他知道他不能给人民带来光明,带来希望。但他没有被黑暗吞噬,而是冲破黑暗,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南山。他在南山种了五棵柳树,同时也将自己的一棵坚韧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种在了南山。他虽然没有给百姓带来光明,却成就了文学界的光明。墨池写字人好的书法的练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这样一位书法家曾在水池边练字,因为常常洗毛笔,池子里的水都被墨染黑了,这个池子就是后来的墨池,而这位书法家最终也成了"书圣"。在黑色的墨汁中,他夜以继日地练习,将心投入到练习中,终于在黑暗中出现了光芒。他的书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无穷无尽的反复练习中,他冲破了艰辛,找到了光芒,成为书法界一颗耀眼的明星。江边写诗人在汩罗江边,有一位诗人,他虽被贬为平民,但他听到祖国亡后,便跳进了汩罗江,让自己与祖国共存亡,他永远地陪伴在了自己的祖国身边。他自尽前,这样说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他冲破了平民与官员的界限,为国而死,因国而生,被人民所赞颂。陶渊明冲破官场的乌云,成就了南山隐士之名;王羲之冲破艰辛的乌云,成为了一代"书圣";屈原冲破了官民乌云,被人们所赞颂。生活中虽然有很多乌云,但我希望每一个人相信: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假如你是这位学生的语文教师,阅读以上作文,进行简单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