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辨析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由“生产性财政”向“公共财政”转轨。某班同学就浙江省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问题开展讨论。同学甲认为政府可根据民生需求随意直接分配财政支出资金,以提高资金利用率;同学乙认为民生非常重要,政府的财政资金全部用于民生支出,才能有效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学丙认为只要政府大量加大民生支出,就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运用“国家财政”中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三位同学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10分)

答案

①国家预算是政府提出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政府分配财政资金不是如同学甲所说的自行决定,而必须通过预算形式以法定程序科学分配财政支出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

②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按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等。政府分配财政资金不是如同学乙所说全用于民生支出,还要用于经济建设、行政管理和国防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财政要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平衡。政府分配资金不是如同学丙所说大量加大民生支出,应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保持社会总供给平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题目分析:就浙江省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问题学生开展讨论,分析三个同学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针对的是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依据材料内容对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找出他们的不合理之处。甲同学“随意直接分配”错误,指出我国财政要依据法定程序科学合理分配;乙同学“全部用于民生支出”错误,运用财政支出的用途分析;丙同学“只要政府大量加大民生支出就能”错误,运用财政的作用进行分析。

点评:该题要针对三位同学各自的观点进行具体判断分析。首先指出他们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运用相关的知识阐释为什么是不合理的。该题对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该题难度较大。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从山麓分手在山顶汇合》,完成下面问题。(共8分)

从山麓分手在山顶汇合

①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曾对笔者说,每次我读《滕王阁序》,总是心潮澎湃,能看到一幅优美的画面。科学讲的是理性精神,但仅仅有理性精神还不够,还需要有想像力。科学大师哪一个不具有汪洋般的想像力,否则,如何创新呢?杨院士的一番话告诉我们:文学修养与科学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促进科学创造。

②法国数学家塞尔是迄今为止数学界惟一获得阿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的“三冠王”。在童年时代,读书就是他的一大爱好。60岁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举出了一长串他喜欢的各国作家的名字,令人惊叹。世界著名华裔科学家丘成桐在谈到中国古典文学对他的影响时曾说过:“从《诗经》我看到比兴的方法对找寻数学方向的重要性,吟诵《楚辞》和《史记》激发起我对数学的感情,激发起我向大自然追寻真和美的热情。”科学家正是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增加文学修养,培养和提高想像力,从而促进了自己的科学创造。李政道有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连接它们的是创造力。”由此可见,文学修养对培养创新思维,促进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③科学创造和文学创作具有不同的特点,科学创造要受严格的逻辑和事实的框架限制,文学创作却是自由的,但二者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科学创造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文学创作活动同样具有巨大的洞察力。因此,“两者从山麓分手,后来又在山顶汇合”(福楼拜)。当现代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日益加深时,更要求科学家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独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想像力决定创造力,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

④诚然,【甲】科学创造,【乙】创新能力,自然有多条途径,有多种方法,但无论如何,不断拓展文学阅读面,努力积累文学修养,不失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青年朋友们,热爱文学吧!那里有自然之美,科学之美,创造之美。

(作者:赵畅选文有删改)

小题1:作者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小题2:请你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过程。(4分)

小题3: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2分)

A.引发

B.激发

C.提高

D.培养【甲】处应填:____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