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多难兴邦”。中 * * 精神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是她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俨然挺立一直到今天,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令中国震惊、令世界关注的“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千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以下是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地震发生后,人们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号召,数万名志愿者及求援人员奔赴灾区。温 * * 数个日夜几乎不眠不休,同救援人员及广大灾民一道,奋斗在抗震救灾最前沿。

片断二:灾难发生的第二天,全国各地各界人士就纷纷慷慨解囊,动摇灾区。一拨又拨的志愿者赶赴灾区。台湾台塑集团捐款1亿元人民币;台湾鸿集团捐款6000万元人民币;台企联也将向地震灾区捐款 670万元人民币。

片段三:5月18日,在四川省会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求援现场,胡 * * * * 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在面对幸存下来的师生时,温 * * 对同学们说,“我希望大家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1)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中 * * 精神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 * * 精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抗震救灾的实践表明,民族精神具有支撑、凝聚和激励作用。它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发奋进取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清福旗帜,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发展与中 * * 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

(3)①在汶川大地震面前,国人表现出直面各种风险和灾害,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肩负起兴亡之责。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爱国主义的核心。②抗震救灾中,中央的迅速反应、坚强领导,全民感同身受、奋力抗灾,体现了民族精神中团结统一的精神。③抗震救灾中,面对重重困难,广大灾民擦干眼泪,继续前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传承了中 * * 勤劳勇敢的优秀品格。④面对痛苦,不折不弯,面对灾难,坚强不屈,努力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着手重建美好的新家园,体现了民族精神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