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材料一:2009年10月16日至19日,中 * * * * 、国家 * * 、中央军委 * * 胡 * * 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分)

材料二:2009年10月17日至19日,中 * * 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 * * 贾庆林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提高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切实抓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制度保障、打牢物质基础、营造良好氛围。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分)

材料三:2009年10月15日至19日,中 * * 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大力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力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作出贡献。

(3)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是什么?(4分)

材料四:2009年10月17日至19日,中 * *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 * * 李克强近日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支持力度,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中切实解决重点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解决群众最迫切的困难,要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使群众住得安稳、住得踏实、生活改善。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切实解决重点民生问题?(6分)

答案

(1)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坚持走中国特色创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分)②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5分)

(2)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4分)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4分)

(3)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分)

(4)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我国必须切实解决重点民生问题。(3分)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所以,我国必须切实解决重点民生问题。(3分)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答好这类型的题目,必须加强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审题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读懂材料中的精神实质,正确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把这些信息与课本中相关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并要注意答题的准确性、全面性和规范性。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