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12分)材料一:近20年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8%以上。2004年,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我国GDP增长率仍达到95%。但是,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资源使用浪费很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欠账太多。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GDP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指标,而应该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解决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加快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温 * * * * 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05年的GDP预期增长率确定为8%左右。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不能仅仅以GDP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指标?

(2)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为什么决定将2005年的GDP预期增长率下调为8%?

答案

(1)社会是普遍联系着的统一整体。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和制约。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反映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以此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是片面的。

(2)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在确定我国经济发展指标时,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低,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欠账太多,这是当前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客观现实。我国政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将2005年的GDP增长率下调为8%,既符合这一哲学道理,也有利于更好地解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加快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

〔注:如果学生在回答第(2)问时着重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阐释,可酌情加1~2分,但本题总分不能超过12分〕

本题从科学发展观方面立意,以我国调整经济发展指标为情境,从哲学角度考查学生对GDP作为经济发展唯一指标的不科学性及经济发展指标调整体现的哲理的理解能力。在回答此题时,对第(1)问要抓住“唯一”这个关键词,结合材料和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分析。关于第(2)问,可运用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我国国情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多角度加以分析,在分析时还要注意作为因果型问答题要回答出原因,并结合材料加以适当展开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