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收入。
材料二 Z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阵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材料三 A 村村委会多次组织村民召开村民会议.协商解决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居住模式、土地流转方式、收益方式、社区公共事务等问题。经过各方努力,通过村委会协调流转的农户有307户,流转面积占流转总数的91.96 % ,使村民的收益有了保障。
(1)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8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12分)
运用民主管理和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委会和政府在土地流转中所扮演的角色。(12分)
(1)图显示,从1990年到2012年,Z市农业增加值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下降,反映出该市三大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分)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下降,反映出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2分)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提高,反映出该市农村二三产业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2分)表显示,从1990年到2012年,Z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下降,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增加,农民家庭收入结构有所改善。(2分)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按照有偿原则转让土地经营权,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积极性;(3分)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3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因此要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有序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3分)实现土地向专业大户等集中,有利于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3分)
(3)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3分)居住模式、土地流转的方式、收益方式、社区公共事务等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村委会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运用民主的办法进行管理、协调、服务。(3分)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2分)政府负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运用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保障村民收益。(2分)政府还通过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土地流转提供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了Z市的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2分)
题目分析:(1)本题以图表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表及注释并能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及注释反映出来的全部信息。解答本题既要看到该市三大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也要看到农村二三产业持续发展、农民家庭收入结构有所改善。
本题限定的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是“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本题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查跨度较大,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及设问的要求,从中找寻答题的思路。学生可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规模经营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角度展开说明。
本题限定的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是“民主管理和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阅读材料及设问的要求也是关键,设问中“村委会和政府”这一主体就告诉我们了答题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