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该图为世界甲、乙、丙三地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读图回答12—13题。

小题1: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乙——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甲——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古巴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D.甲——我国城郊乳畜业小题2:下列属于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佳的是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多汁牧草分布和市场广阔

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甲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乙地畜牧业比重高,商品率高,为乳畜业;丙种植业比重高,劳动力投入多,商品率低,为水稻种植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乙地为乳畜业,所以需要有多汁的牧草和广阔的市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综合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

材料二 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862、1863年在上海、广州成立的广方言馆。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书籍的机构。这些机构大都由外国人主持,一共有460多种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1896年后,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舆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许庆朴、张福记《近现代中国社会》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先是大力发展实用技术,在积累了相当的经济余裕和技术经验后,逐步加强了基础研究。日本始终注重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由民间企业唱“主角”,专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唱“配角”。一些大型企业的科研经费均占其销售总额的7℅到10℅。日本主要引进“软”的技术专利和技术诀窍。从不盲目引进“硬”的成套设备。战后日本最大的技术引进项目,东丽公司的尼龙技术的引进费只相当于中国宝钢付给新日铁公司引进费用的1℅。

——《中西500年比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战后发展科技的做法。(3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问题的认识。(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