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莫言: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7时,全球文学爱好者的目光聚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文学院会议厅,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由此,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也打破了过去10年间这一奖项一直被欧洲作家所垄断的局面。

“并非一个艰难的决定”

评委会介绍,“借助魔幻与现实以及历史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所呈现的复杂程度令人联想起威廉·福克纳和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福克纳是美国推理小说作家,代表作之一是《喧哗与骚动》,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之一是《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奖。

恩格隆表示,一周前审议委员会决定选择莫言,“并非一个艰难的决定”。 “今年的获奖者(莫言)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来自一个我们大部分人都接触不到的世界,他生长在农村,出生在农民家庭,他12岁以前都在地里干活。”对于那些不熟悉莫言的读者而言,恩格隆推荐大家从1993年出版的《天堂蒜薹之歌》开始。“当你准备好,去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的时候——那里居住着许多你从未遇过的人,那儿能让你用新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莫言的颁奖词说道:“(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魔幻现实主义”成为诺贝尔赋予莫言的一个标签。立足于东方古老的民族,对魔幻现实主义地借鉴拓宽了中国文学作品在描绘现实时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内容,这也许正是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真正意义所在。

几百万字的作品,短短的两句话是显然不够的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所授予自己的这一评价,莫言认为这基本表述出了自己在创作中的一些特质,也可能与自己所讲述的中国民间故事有关,但如果把自己几百万字的作品全面概括出来,短短的两句话是显然不够的。批评家严锋称其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

有人请莫言推荐他自己的一部作品,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语言也是比较庞杂的,既有古典的书面型的语言,也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莫言认为,这些方言土语,写到小说里,完全可以看得懂,而且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就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丰富本民族的语言。

“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莫言从小喜欢说真话,因而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笔名为“莫言”,就是告诫自己要少说话。事实证明,他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而且经常在一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说出实话来。他认为,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 * * 贵的素质。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不但对社会无益,也会大大影响文学的品格。因为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尤其是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他曾说过,“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和人性中恶的部分。所以我的很多小说一旦发表以后,有些读者也不高兴。因为我把有些黑暗暴露得太彻底。当然我不会迎合这样的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莫言曾这样描述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莫言曾直言:“如果说我不想得诺贝尔奖,那我太装孙子了! 但忘掉所有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一个作家不可能把自己的写作追求限定在一个什么奖上,也没听说哪一个作家为了得什么奖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写作的方法。而且,即便你想改变,变得了吗?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尽管之前莫言从没有想到过自己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认为忠于对人的描写是自己斩获这一大奖的主要原因:“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东西,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的东西超越了地区和种族”。 

(选自2012年10月12日东方网,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莫言打破了过去10年间欧洲作家垄断诺贝尔文学奖的局面,成为了首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籍作家。这证明了中国文学的崛起,欧洲文学的衰退。

B.“魔幻现实主义”是莫言的标签,这正是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真正意义所在,莫言并不认同这一评价。

C.莫言不把文学作为唱赞歌的工具。他认为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

D.莫言说“忘掉所有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是指作家不能为获得奖项而写作,要忘记名利,为理想而写作,这是作家最崇高的境界。E. 以“莫言”为笔名,意在提醒自己少说话,他却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这种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属于作者自己要揭示的人性中恶的部分。

小题2:莫言在文学创作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莫言曾这样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如何理解莫言这句话的内涵?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莫言在文学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答案

小题1:CD(C得3分,D得2分,B得1分。AE不得分。

小题2:创作手法: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反映东方古老的民族。

作品风格:(1)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2)小说语言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乡土气息浓厚。

创作原则:(1)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2)勇于讲真话,勇于揭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正,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和人性中恶的部分,并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如:“忘掉所有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都表明他不为名利写作,不会因为迎合部分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

表现内容:(1)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东西;(2)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有自己的思考。

小题3:这句话的含义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莫言可以卑微懦弱,忍受委屈,但作为一个作家一定要有勇气敢说话敢做事,不会有所顾虑和畏惧。①莫言觉得讲真话是一个作 * * 贵的素质。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对社会无益,也会影响文学的品格。他坚持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文学作品,他要真实地反映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②他不把文学作为唱赞歌的工具。他认为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③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不会因为迎合部分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评分标准:含义2分,简析共4分。简析有三个方面关键词:讲真话、暴露黑暗、坚持原则。答出两点即可,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   

小题4:(8分) 示例一:莫言在文学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作品具有独创性,因而赢得国人乃至世界的认可。莫言的作品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独创性。(1)创作手法:吸收西方文学营养,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立足于东方古老的民族,对魔幻现实主义地借鉴拓宽了中国文学作品在描绘现实时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内容。(2)他的小说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能够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和人性中恶的部分,这些都超越了地区和种族。(3)他具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勇于讲真话,勇于揭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正,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和人性中恶的部分。他曾说“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不会因为迎合部分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

示例二:莫言在文学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始终立足于写自己熟悉的生活。(1)从作品的内容上看:莫言生长在农村,出生在农民家庭,他12岁以前都在地里干活。这些都是他的创作源泉,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正如批评家严锋评价的那样“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2)通过写生活的生活,能够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正象恩格隆推荐的那样“那儿能让你用新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3)他的小说语言更多的来自乡土,这些方言土语,写到小说里,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丰富本民族的语言。

(观点明确2分,能够结合文本对观点进行有条理地、合理地论述,对每个的观点的论述要点有两个方面即可。每个要点3分,共6分。答出其它方面,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黑体字表明答题的关键之处,如果这些方面做的不好,酌情扣分。)

小题1:题目分析:B项不全面,”魔幻现实主义”是诺贝尔赋予莫言的一个标签,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所授予自己的评价莫言不完全认同。A、E没有根据。

小题2:题目分析:平时训练时要求学生能归纳出大的方面和小的要点。本次考试评分不要求答出大的方面,能答出小的要点即可。每一点要结合文章做一点分析。

小题3:题目分析:这一题和一般的句子含义理解题不同,除了理解其含义外,还要作简要的分析。具体首先把这句话在原文中找到,明白这番话的具体语境。然后抓住句子中的关键句理解即可:作为一个普通人,莫言可以卑微懦弱,忍受委屈,但作为一个作家一定要有勇气敢说话敢做事,不会有所顾虑和畏惧。简析有三个方面关键词:讲真话、暴露黑暗、坚持原则,这一点要抓住,这是具体的语境。

小题4:题目分析:本题要求结合全文概括莫言在文学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最主要的原因,是个开放性的题目。莫言在文学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他的创作原则,也可以是创作手法,也可以是创作的内容。对此,只要抓住其中的某一方面,具体解说就可以了。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创新阅读

出 师 表

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 * * 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宜付有司其刑赏/与臣此事

B.亲贤臣,小人/肉食者鄙,未能

C.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

D.不偏私/牡丹之爱,乎众矣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 一是刑赏偏私,使“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词句回答)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 * * 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5.下面是一首流行歌曲《千古绝唱》的歌词:

  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绝唱唱到今,人生自古谁无情,情到深处天地恸,人间多少绝唱千古颂,莺莺张生红娘子,十娘怒沉百宝箱,若无真情无绝唱,情海无情波涛涌。风流淹没红尘中,大浪淘尽多少痴情种,雷峰塔压白娘子,红楼梦中梦难醒,千古绝唱千古情……

  上面这首歌词中提到了多个民间、历史故事,请你写出其中三个故事的名称或书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