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市劳动局(住所地在A区)发现某企业(住所地在B区)无故拖欠民工工资,于2005年5月9日作出《限期改正指令书》,要求该企业自行改正。由于该企业在指定的期限内没有改正,该市劳动局遂于6月18日作出处理决定,责令该企业在15日内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对其罚款5000元。6月19日,市劳动局将该处理决定书送达给该企业和被拖欠工资的民工,并告知当事人救济途径和寻求救济的期限。如果该企业在15日内仍没有支付拖欠民工的工资,关于市劳动局申请强制执行,下列哪一说法正确?( )

A.市劳动局最早可于2005年9月20日申请A区法院强制执行

B.市劳动局最早可于2005年9月20日申请B区法院强制执行

C.市劳动局最早可于2005年9月19日申请A区法院强制执行

D.市劳动局最早可于2005年9月19日申请B区法院强制执行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考点]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具体行政行为 [讲解] 《行政诉讼法解释》第89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由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执行对象为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据此,市劳动局应向A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排除B、D两项。 《行政诉讼法解释》第88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即市劳动局最早可于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次日申请强制执行。2005年6月19日,市劳动局将该处理决定书送达给该企业和被拖欠工资的民工,并告知当事人救济途径和寻求救济的期限。因此,当事人法定起诉期限应从6月19日算起。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9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法定起诉期限的最后一日为2005年9月19日,因此,本题选A项。

选择题

低碳经济是指尽可能最小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高三某班召开了“低碳经济:我们在行动”的主题班会。回答22-24题

22.小亮同学向大家展示了他收集的资料:当今中国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突出,2020年以前,仍会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但我们除了要重视传统能源的综合开发、节能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外,还要做好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等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最终形成低碳能源经济体系。这一工作思路符合下列哲理

①遵循系统外部结构的层次性,用分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重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少用1吨水可减少0.194千克碳排放,少用1度电就减少0.785千克碳排放。”小雯同学认为,低碳经济要靠每个人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建议大家养成低碳生活方式。如及时关闭电脑、节水、节纸、旧物利用、少吃口香糖、使用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提倡消费小排量汽车……小雯的看法,主要强调了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推动认识的深化

C.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4.目前,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非常大,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做到“一箭多雕”:一可以规避发达国家对能源的封锁;二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三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四可以降低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提高在国际的主动性。这说明

A.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B.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可改变性

C.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层次性    D.联系具有普遍性和无条件性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