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2006年、2010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2006年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
GDP21.08万亿元39.79万亿元10.3%
财政收入3.9万亿元8.3万亿元2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60元19109元10.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5919元8.3%
材料二: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十二五”规划即将铺开的承接之年。《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2)依据材料二,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目标,应怎样发挥财政的作用?(9分)

答案

(1)2006年、2010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都有所增长或者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速、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长期高于GDP增长率。

(2)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教育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支出应加大对基础设施、能源、环保等行业的支持力度;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整,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题目分析:(1)本题为图表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有注意比较,尤其是比较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以及居民收入增长和GDP的增长速度的比较。(2)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只要结合材料,找到关键信息,逐一回答即可。

问答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