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比较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

(2)比较图中A、C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

(3)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4)限制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案

(1)甲图所示区域为商品谷物农业 特点: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粮食商品率高 。

乙图所示区域为混合农业 特点: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有种植业和畜牧业两种农业类型,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高效地安排农事活动;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

(2)A农业带种植春小麦  C农业带种植冬小麦

(3)甲图所示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生产成本太高、资源耗费太高、生态环境恶化。

(4)水资源不足,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故降水少,河流流量小。

本题考查世界著名农业区的比较分析。

(1)结合图示的地理事物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甲图表示美国中央大平原中部和北部的商品谷物农业;乙图表示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混合农业;农业生产的特征主要从经营规模、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注意要求各自的特点。

(2)图示A、C都为小麦带,但A纬度高,为春小麦;而C纬度略低,为冬小麦。

(3)甲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采用机械化生产,故生产成本较高,能耗大,且温带大陆性气候较为干旱,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4)图乙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导致当地水资源不足。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9分)

高柔字文惠,陈留人也。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家从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为管长。县中素闻其名, * * 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高干既降,顷之以并州叛。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因诛之,以为刺 * * 令史;处法允当,狱无留滞,辟为丞相仓曹属。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太祖曰:“善。”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

文帝③践阼,以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 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诚非所以息 * * 省讼,缉熙治道也,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以降天父养物之仁。”帝不即从,而相诬告得滋甚。帝乃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于是遂绝。帝以宿嫌,欲枉法诛治书执法④鲍勋,而柔固执不从诏命。帝怒甚,遂召柔诣台⑤;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考查勋,勋命乃遣柔还寺⑥。

初,公孙渊兄晃,为内侍。先渊未反,数陈其变。及渊谋逆,帝不忍市斩,欲就狱杀之。柔上疏曰:“晃及妻子,叛逆之类,诚应枭县,勿使遗育。而臣窃闻晃先数自归,陈渊祸萌,虽为凶族,原心可恕。臣以为晃信有言,宜贷其死;苟自无言,便当市斩。今进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闭著囹圄,使自引分,四方观国,或疑此举也。”帝不听,竟遣使赍金屑饮晃及其妻子。赐以棺、衣,殡敛于宅。 

  景元四年,年九十薨。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注:①太祖:曹操。②鼓吹:军中鼓吹手。③文帝:曹丕。④治书执法:官职。⑤台:尚书台。⑥寺:廷尉官署。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践阼登基

B.辟为丞相仓曹属辟征召

C.诚应枭县首领

D.诚非所以息 * * 省讼诉讼、打官司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高柔看问题比常人深远的一组是(     ) 

①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        ②高干叛,柔自归太祖    

③处法允当,狱无留滞                  ④愚谓乃宜贷其妻子   

⑤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            ⑥帝欲诛鲍勋,柔固执不从诏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柔被曹操任命为管县长官后,一些 * * 邪的官员慑于他的名声都离开了,听到高柔宽容的教令后,又全都回来复职,并全都自勉成了好官。

B.高柔直言敢谏,秉公执法,虽然不阿顺曹氏父子,但确是为巩固曹氏 * * 而竭忠尽智。

C.曹氏父子信赖高柔,委以重任,高柔每有所谏,便即采纳,只在杀鲍勋一事上未采纳高柔的意见。

D.公孙晃事前多次向朝廷告发其弟公孙渊谋逆,因此事发后明帝不忍将公孙晃公开处斩,想在狱中悄悄杀掉他,高柔上疏阻止这种不合法规的做法,可惜没有奏效。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

                                                                          

(2)臣以为晃信有言,宜贷其死;苟自无言,便当市斩。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