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杭州……桑麻遍地,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赵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布者,必走浙之东也。

毅阉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布(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到二十余。商贾所获者,常满户外,尚有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   迨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居少。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三  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现象?材料一反映的杭州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中的“末”和“本”各指什么?作者用这个词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

(3)在对外贸易方面,明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上述思想?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

(4)材料三中“游手趁食者”指什么人?你如何看待这一种人?

答案

(1)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纺织业发达,是全国丝织商品交易的中心。

(2)“末”指商业和手工业,“本”指农业。重农轻商的思想。

(3)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

(4)雇佣劳动者。他们是早期的雇佣工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他们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