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   2007---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部分行业)单位:元/人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农林牧渔业1084712560143561671719469
制造业2114424404268103091636665
教育2590829831345433896843194
金融业4401153897603987014681109
图             2007——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

材料二: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这一本质的必然要求。

(1)指出材料一中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根据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就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提出建议。(12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分析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0分)

答案

(1)表反映了2007——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逐年提高,但行业间收入差距巨大(2分);图反映了从2007年——2011年,作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主体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其他收入比重有所上升,但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变化幅度不大(2分)。

(2)生产决定分配,分配状况如何取决于财富的增加。我国居民平均工资逐年提高说明了经济增长,这为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提供了物质保证,因此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分)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为此要进一步优化居民的收入结构,完善居民的多元化收入渠道;(4分)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针对居民收入中存在的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两极分化。(4分)

(3)联系具有普遍性。收入分配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3分)

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助于生活公平,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固有的联系。(3分)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阶段的迫切要求。(4分)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收入分配的不公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改革分配制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标的信息加以比较,并用政治术语加以概括。(2)本题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社会的公正、和谐,需要解决好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实现社会的收入公平,可以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大力发展生产力等方面回答。(3)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等。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经济的健康发展等等。所以回答本题要从联系的几个性质来逐一作答。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