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黄伯云,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和长沙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课题组60多名成员经过20年的努力,7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终于成功研制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四个拥有生产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国家。

韩国科学家黄禹锡一度被称为“国宝”。2004年2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2005年5月又宣布破解利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科学难题,但经调查后得出结论:两篇论文均属捏造。韩国政府立即决定取消他“最高科学家”称号,并免去一切公职。

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答案

(1)科技工作者要自觉弘扬科学精神,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奉献社会,在努力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使自己成为一个热爱人民,为社会谋福利的创造者。黄伯云可以留在美国,但它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美国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后归国的留学人员。

(2)科技工作者要在科技活动中探索、怀疑、实证,不迷信权威,永远以事实为依据。黄伯云和他的科研小组一遍遍地推倒重来,一项项检查、一点点琢磨,改进工艺、添加新的材料;而黄禹锡靠造假和欺骗手段达到目的,最终落个身败名裂。

(3)科技工作者要有很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黄伯云取得的成就是课题组60多名成员经过20年艰苦的努力,团结合作的结果。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科技工作者一定要以黄禹锡为戒。

解答此题,关键要审清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黄伯云、黄禹锡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两种对立的结果。因此,要从职业道德和科学伦理及科学精神的角度回答。

判断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