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材料一:以胡 * * 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 * * 同志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新的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蕴涵了哪些认识论道理?(18分)

答案

(1)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

(2)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 * * 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表明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3)深化认识、发展认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人的认识由于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只能停留在某一层次、某一方面、某一阶段,有待于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新的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发展与深化。

(4)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根本动力,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是对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我们党在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本题的答题指向是认识论。应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深化和扩展等角度予以分析。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