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13分)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7分)

地区气候类型主要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旱涝灾害频繁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主要社会原因是:(6分)

                                                                          

                                                                        

答案

(1)(每空1分,共7分)

地区气候类型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温带季风气候人均耕地多热量不足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水源不足
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充足 
(2)①人多地少;②城市化占用土地;③农业结构调整。(共3分)

题目分析:(1)根据图示甲、乙、丙分布的地理位置判断,甲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是该地区农业生产主要的优势条件,但由于所处纬度高,热量条件不足是限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乙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是该地区农业生产主要的优势条件,而水分条件不足是主要的限制性因素。丙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是农业生产主要的优势条件,而由于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变化大,故旱涝灾害多发。(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可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受南方地区城市化影响,导致了南方部分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的比重不断下降,故其商品率基地的地位不断下降。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综合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能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变化情况。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