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A 《马可波罗行记》插图 B 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 C 圆明园遗址中的西式建筑
材料三、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
请回答
(1)材料二、三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用字母表示)你的理由是什么?
(2)假如就此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让你制定方案,,首先应抓住什么环节?在这个环节你主要做哪些工作?如果展开分组讨论,对于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甲组给出的结论是“中国改变了欧洲”,乙组给出的结论是“欧洲改变了中国”,那么你如何吸收融合两组的观点?
1、中西(中欧)文明的相互影响;C;理由:第一手资料,实物史料
2、调查研究。通过网络、书籍等获得相关原始材料;走访有关专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调查。中国古代发明科技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发现等。但并不是欧洲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其决定性因素是由自身的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欧洲近代文明的传入,带来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中西文明的交流,有利于世界的进步。
第一问试题“主题”好确定,关键是“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学生难以选择,因为一旦选错,就意味着“理由”这得分也将失去,连环问题。
第二问:在考试中,很多学生对此是束手无策,因为试题中有“探究”二字,学生没有见识过这一类型;同时“吸收融合两组的观点”学生不能够理解应用,因而导致这一问得分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