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下表和图,我国三个地区(A为东北,B为华南,C为长江三角洲)钢铁产量和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简述A、B两个地区钢铁产量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2分)。

(2)C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但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化问题,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说出A东北部的平原地区与C地区两地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A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因素与主要生产特点。

地域类型:A                            ,C                                 。(2分)

A区位因素(4分):

A生产特点(2分):

答案

(1)A:铁矿、煤炭资源丰富 (1分)  B: 铁矿、煤炭资源少(1分)

(2)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3分)

(3)A东北部:商品谷物农业(1分)    C地:水稻种植业(1分)

自然因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分)

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府扶持等。(2分) 【任写四点即可】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2分)

题目分析:

(1)A为东北,B为华南。两个地区钢铁产量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应从两地的自然资源类型来进行分析。东北地区煤铁资源丰富而华南地区煤铁资源缺乏。

(2)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主要有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

(3)东北地区属商品谷物农业,长三角地区属水稻种植业。东北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应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就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以我国东北、华南、长江三角洲地区钢铁产量和区位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三地钢铁生产、农业生产及城市化的问题。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地理特征即可轻松作答。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