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3分)中国近代化,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明嘉靖四年规定,凡是双海桅海船,统统扣留,即使不是贩卖番物(外国货物,也以番物论,俱发戍卫边,……。

——《中国古代经济通史》

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莫不知在良田。    

——陶煦《租核》

材料二  自明朝第五代皇帝……,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就处于一种封闭的稳态建构;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绵延下去了,顶多是改朝换代而已。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曾写道:“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

——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材料三

第一辆出厂的解放牌汽车     1954年毛 * * 给爱姆发动机试制成功的贺电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作者关于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对这一观点作简要评述。(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化的认识。(2分)

答案

(1)新现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1分)

因素:封建统治者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地主富商把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2分)

(2)观点:材料二作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原因。(1分)

评价: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资本主义入侵客观上把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同时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效仿实践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弘扬民主科学精神;社会生活上传统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近代化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民族尊严遭到践踏。(3分)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1分)

原因:工业基础薄弱;严峻国际环境;对苏联工业化的借鉴;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需要。(任答三点给3分)

(4)认识: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中 * * 党的正确领导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保证。(言之有理即可)(2分)

题目分析:

(1)染坊,染工;机房,织工,反映出出现了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

“凡是双海桅海船,统统扣留” 反映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赢十百金,莫不知在良田”反映出地主富商把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2)“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绵延下去了,顶多是改朝换代而已”,借用鲁迅的话也是说明外来冲击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对观点做出客观的评价,一方面,西方入侵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做出论证。一方面,指出西方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

(3)特点:根据图片得出是中国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

原因:结合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国情,从本国经济政治角度和国外环境来介绍。

(4)有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得出: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中 * * 党的正确领导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保证。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