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一幅气势恢弘的文化画卷,向世人展现了从传统向现代发展的中国。“礼之用,和为贵”,穿越历史的缶声、刚柔相济的太极、灿烂绽放的笑脸在变幻流动的光影中,向世界展现了中华“和”文化的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答案

①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3分)②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3分)③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3分)④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分)

如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也即如何才能更好地使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进行传播、交流。此题材料简约,问题的发散性大,作答难度大,需要我们对设问本身作出全面细致的剖析:一是中华文化“凭什么传播”,也即一种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小取决于什么?这牵涉到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文化的基础,要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需要我们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二是“传播什么”?这里牵涉到文化创新的内容,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须立足实践,推陈出新,博彩众长。三是“如何传播”?这牵涉到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问题,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设合适的对外传播的活动和载体。四是“谁来传播”?这主要考虑人人争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的问题。此题经过解剖,分成了凭什么传播、传播什么、如何传播、谁来传播四个问题,然后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答案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是2003年1月1日成立的一家大型国有控股企业。董事会授权董事长李某在200万元的范围内可自行决定担保事项,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该公司成立后发生如下事项: (1)2003年1月,董事长李某主持召开董事会会议,决定由一名副总经理主管财会工作,为避免行政职务的重复设置,公司不再设置总会计师岗位。 (2)2003年3月,董事长李某决定为关联企业A公司办理借款提供全额担保,A公司向银行借款金额为1 000万元。 (3)2003年6月,公司采取托收承付方式购进一批货物,共计金额60万元,合同商定验货付款。6月10日公司收到运输部门的提货通知,但至承付期满日甲公司银行存款仅为20万元,故公司只能先将20万元予以支付;7月1日才将剩余的40万元款项全部付清。 (4)2003 年9月,董事长李某授意该企业出纳将收到的下角料销售款180 000元不记收入账,另行记入“账外账”,用于董事长日常应酬。 (5)2003年12 月,公司因产品滞销,亏损已成定局。公司董事长李某指使会计部主管在会计报表上作一些“技术处理”,确保“实现”年初定下的盈利50万元的目标。会计部主 管遵照办理。 (6)2004年1月,聘请长江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报表审计,公司董事长李某以延聘和提高审计报酬为条件,示意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但遭到注册会计师的拒绝。 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和现行会计、金融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公司董事长李某决定为A公司借款提供全额担保是否符合内部会计控制要求?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

冯某见邻居周某麦 * * 中了大奖便产生歹意,勾结魏某,谎称周某欠自己5万元贷款未还,请魏某协助索要,并承诺要回款项后给魏某5000元作为酬谢。魏某同意。某日按照约定,冯某和魏某以谈生意为名把周某诱骗到某宾馆房间内,共同将周某扣押,并有魏某对周某进行看管。次日,冯某和魏某对周某进行拳打脚踢,强迫周某拿钱。周某迫于无奈给妻子蒋某打电话,以朋友有事急需5万元现金为由,让蒋某将现金送到宾馆附近一公园交给冯某。冯某指派魏某到公园取钱。魏某取钱回到宾馆房间发现冯某不在,周某倒在窗前已经死亡。见此情形,魏某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将协助公安机关将冯某抓获归案。事后查明,周某因爬窗逃跑被冯某用木棒猛击脑部死亡。一审过程中,公诉人对被告人冯某、魏某同时进行讯问后,经审判长许可周某的妻子蒋某以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的身份,就犯罪及财产损失事实向冯某、魏某发问。宾馆服务人员江某旁听了案件审理,并应控制方要求就周某的被害情况向法庭作证,先后回答了辩护人、公诉人及审判长的发问。审理后,冯某被判处死刑,魏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赔偿原告损失10万元。宣判后冯某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和使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维持了原判,丙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根据案情,分析下列问题: (1)冯某将周某扣押向其索要5万元的行为构成何种罪犯?为什么? (2)魏某将周某扣押向其索要5万元的行为构成何种罪犯?为什么? (3)魏某的投案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与立功?为什么? (4)请指出在案件一审过程中,在程序方面的不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