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图为“世界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指出图中C、D所代表的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C ;D 。
(2)与A处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
(3)B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气候区,试简要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答案
(1) 混合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每点1分,共2分)
(2) 东北; 西北 (每点1分,共2分,顺序可置换)
(3) 季风(1分)
有利自然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水源充足; 地形较平坦; 土壤较肥沃
(每点1分,共4分)
不利自然条件:水旱灾害频繁; 部分季节受台风灾害影响 (任答1点即可,2分)
题目分析:
(1)C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墨累—达令盆地,为著名的混合农业;D分布在南美的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典型的大牧场放牧业。
(2)A处为美国的中央大平原,为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
(3)B地位于东亚,为季风气候;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有利自然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水源充足; 地形较平坦; 土壤较肥沃。
不利自然条件:水旱灾害频繁; 部分季节受台风灾害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世界重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类型 | 案例 | 主要分布地区 | 主要作物 | 主要特点 | 区位条件 | |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 水稻种植业 | 亚洲季风区 |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 水稻 |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 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
商品谷物农业 | 美国中部平原 |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 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我国东北和新疆的国营农场。 | 小麦玉米等 |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 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进行大规模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 | |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 大牧场放牧业 |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 牛、羊 |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距海港近,促进了商品经营。 |
乳畜业 | 西欧 | 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 牛奶及其制品等 |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 地形平坦,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 |
混合农业 |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 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主要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 小麦羊 | 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以保持土地的肥力;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做到忙、闲错开,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情况,农户及时调整种植与放牧的规模,保证稳定的收入。 | 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机械化水平高;交通发达;政府扶持。 | |
热带迁移 农业 | 亚马孙河流域 | 亚马孙河流域和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 | ∕ | 生产原始粗放不固定;烧荒、掘穴播种;不翻耕也不施肥就等收获 | 气候极湿热; 生产力水平极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