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材料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材料二 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有些是因为当年国家财力不够无法解决。2008年至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改善民生被放在突出的位置。
材料三 扩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1)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2分)
(2)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6分)
(3)结合材料,为政府解决“民生欠账”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1)(2分)中国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事业水平还比较落后。
(2)(6分)①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影响。
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财政收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③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④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
(3)(6分)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和财政收入。
②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调整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让利于民。
③充分发挥财政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作用。增加财政对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支出。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和农村最低保障、合作医疗水平及扶贫标准,改善人民生活。
⑤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第一点必答,后四点能回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6分)
题目分析:第(1)问考查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的差距。这一问属于图表解读,比较容易。通过图表表头和内容我们很容易发现,无论是在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方面,我国都与发达国家产生着差距。第(2)问考查影响财政的因素。这里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关于影响财政收入增加的因素的知识回答。影响财政收入增加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经济发展和分配政策。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源与流,叶与根的关系。在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分配政策也会影响到财政收入的增加。但要具体说明是如何影响的。最后下个结论,简单说明怎么办。第(3)问解决民生欠账,就是要增加社会事业的支出。首先要发展经济,这是最根本的,其次要加强宏观调控,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还可以从财政的作用,加大对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可以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进行分析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