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国父这一词多指对于国家 * * 缔造有特殊贡献的并有坚强意志和不屈不饶精神的人,如孙中山和华盛顿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请阅读材料回答,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尊称本党 * * 为国父,以表尊崇。根据中常会的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同年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 * * 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通过决议

材料二:如图,这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民国六十五年台湾发行的10元新台币纸币。

材料三: 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地拽联邦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溃;而惟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尊贵的地位和成果,这种地位和成果曾经是我们的正当要求,是我们争取的无限光辉前景。                                                    ----华盛顿

材料四:孙中山在总结比较中俄两国革命时说:“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能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的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中国之革命党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好方法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从中破坏,故俄国革命虽迟我六年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而仍失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称孙中山为国父的原因。(1分)

(2)某同学喜欢收集各种钱币,想知道材料二中提到的这种新台币发行时间距今多少年,请你告诉他。(1分)

(3)材料二中的“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指哪一部法律?(1分)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这部法律所体现的思想源流是来自哪一位思想家?(1分)

(4)材料三中“俄国革命”指什么?(1分)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认为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分)

答案

(1)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2)36年 

(3)《1787宪法》孟德斯鸠

(4)十月革命 中国革命党经验不足 (没有好方法来防范反革命)

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材料一中称孙中山为国父的原因是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1912年成立的,民国六十五年是1976年,距今36年。材料二中的“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指《1787宪法》,这部法律所体现的“三权分立”思想是来自孟德斯鸠。材料三中“俄国革命”指十月革命。孙中山认为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中国革命党经验不足。

实验题

玮琦同学想探究“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 A,额定电压分别是2.5V和3.8V的灯L1和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始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会使灯变亮,相应地将图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若玮琦同学连接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值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则原因是她将电压表负接线柱可能与     (选填“A”、“B”、“C”、“D”或“E”)接线柱误接。

(3)她按照电路图纠正接线后,继续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次数电压/V 实际功率/W电阻Ω
11.6O.20O.328.00
22.5O.24O.601O.42
32.8O.26O.731O.77
②请你将她记录数据时遗漏的物理量和单位填入表格的空格处。

(4)实验发现:灯L1的亮度,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          

(5)用L2替换L1重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          表的量程,发现灯L2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L1相似。

(6)实验结束后,,她与同学们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①梦依同学认为“将上表中灯L1的3次电阻求平均值,可作为灯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家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否认,原因是她忽视了             会影响小灯的电阻。

②占鑫同学认为把灯L1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大家对这种说法进行了          (选填“肯定”或“否定”)。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