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议论文《把优秀变成习惯》,完成下面题目。(13分)

把优秀变成习惯

陈鲁民

①优秀,就是成绩优良、表现突出、出类拔萃之意。优秀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素质高、能力强、业绩过人、成就卓越者。雷锋、王杰、苏宁、杨利伟是优秀军人,钱学森、邓稼先、王选、袁隆平是优秀科学家,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沈浩是优秀领导干部,王进喜、时传祥、包起帆、许振超是优秀工人……从他们的发展经历来看,绝大部分都是从优秀至优秀,不论在人生哪个阶段,都是始终优秀,优秀成了他们的人生习惯。

②钱学森,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时,成绩就名列前茅;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时,是班上的高材生;出国留学考试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时,成绩一直拔尖,被视为“未来之星”;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后,成为众多学子中的佼佼者,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回国后,他更是把自己的优秀习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为新中国的国防科研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杨利伟,在中小学学习时一直是优秀学生,多年担任班干部;以优异成绩考取军校后,德才兼备,是优秀的军校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刻苦训练,技压群雄,是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选拔宇航员时,他又经过重重选拔,在众多优秀飞行员中胜出;进入宇航员训练队后,他以全方位的优秀成绩,获得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成为第一个飞向太空的中国人。

除了这些知名人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把优秀变成习惯的突出人才。如果注意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人不论工作怎么变换,年龄如何变化,地位如何变动,都始终能做出一流的工作业绩,表现出一流的工作能力,始终与优秀为伍,被公认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他们的成功,就在于把优秀变成了习惯,把优秀变成了人生不变的标准。

当然,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始终保持优秀,走在前列,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没有谁能轻轻松松就出类拔萃。

⑥要把优秀变成习惯,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靠天赋,二是靠后天努力。相比较起来,天赋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是稀缺之物;后天努力则人人有这个条件,更可靠一些。所以,不论是钱学森还是杨利伟,不论是雷锋还是许振超,那些一直保持优秀习惯的人,都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流了更多的汗水,花费了更多的心血,没有哪个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年过七旬的优秀水稻专家袁隆平,至今仍没日没夜地忙碌在实验室和大田里,而绝大多数与他同龄的人,早就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了。

⑦要把优秀变成习惯,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应当力争从一开始就做到优秀,走在前面,这虽然很难,但很重要。因为万事开头难,如果争取到了一个优秀的起点,再往下走就会逐渐形成惯性,就会自觉地要求自已保持优秀的习惯,就会想方设法取得新的优秀,一路优秀下来。相反,倘若一开始就落后平庸,形成习惯性落后,想在后来居上就很难了。

⑧把优秀变成习惯,我们将获益匪浅。

小题1:作者在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2:文章论述严密,请具体说出第④段首句、第⑤段首词在文中结构所起的作用。(4分)

小题3:请仿照②③段再列举一个“把优秀变成习惯”的知名人物的事例。(2分)

小题4:请分析第⑦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分)

小题5:读了本文,请从内容上谈一点收获。(2分)

答案

小题1:把优秀变成习惯。

小题1:④段首句起承上(②③段)启下(④)过渡作用(作用1分,具体说明1分);⑤段首词“当然”起转折作用(1分),由上文论述“知名人物、身边突出人才把优秀变成了习惯”转入下文论述“把优秀变成习惯需付出巨大代价”(1分)。

小题1:示例:雷锋,上学时是优秀学生,品学兼优,多次受奖;当公社通信员时,任劳任怨,是优秀工作人员;后来到鞍山支援矿山建设,他加班加点,又是优秀推土机手,被评为劳动模范;参军后,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向高标准看齐,是个优秀军人、优秀汽车司机。

小题1:运用正(人生一开始就做到优秀、形成习惯,一路优秀)反(人生一开始就落后、形成习惯,想后来居上很难)对比(理论)论证方法(具体说明1分、方法1分),论述“要把优秀变成习惯,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开头”的段首分论点(1分)。

小题1:要求围绕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谈。文中的思想1分,自己的感触1分,

小题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

小题1:观察词句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作用。此处,第④段首句在结构上是过渡作用,⑤段首词在结构上起转折作用。

小题1:所举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这样的事例才具有说服力。

小题1: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掌握,了解每一种论证方法的具体作用,作答时学会结合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单项选择题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第一季度,广东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向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853.46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同比提高15.6个百分点,较上年年底提高7.6个百分点,较好地延续了上年年底回升向好的态势。

1—3月,全省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553.40亿元和2300.06亿元,增长14.1%和18.9%,增幅同比上升13.0个和18.1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高出轻工业4.8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重由上年底的40.7:59.3调整为40.3:59.7。

1—3月,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42.33亿元,增长26.5%,增幅同比提高29.7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2005.32亿元,增长16.2%,增幅同比提高20.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趋势,1—3月累计完成增加值1042.91亿元,增长21.5%,增幅提高7.6个百分点。

1—3月,全省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个行业,增长行业占比达到89.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0.4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三大主导行业增长迅猛,分别完成增加值674.38亿元、286.60亿元和388.68亿元,分别增长19.2%、42.9%和20.6%,增幅同比分别提高20.6个、43.5个和21.5个百分点。这三个行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9.4%,拉动全省工业增长8.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生产引人注目,1—3月轿车产量达27.45万辆,增长54.8%;实现增加值225.99亿元,增长53.4%。

1—3月,大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071.55亿元,增长14.8%,增幅同比提高19.3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419.42亿元,增长16.8%,增幅提高17.3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4.6%。小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362.49亿元,增长17.6%,增速比大、中型企业分别高出2.8个和0.8个百分点。

1—3月,珠三角九市完成增加值3243.92亿元,增长16.3%;东翼四市完成增加值203.89亿元,增长21.7%;西翼三市完成增加值192.10亿元,增长16.3%;山区五市完成增加值239.89亿元,增长23.5%。东翼和山区工业的加快发展,进一步缩小了与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差距,全省地区工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从产品销售情况看,1—3月全省的产品销售率达97.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1%,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轻工业产品销售率96.9%,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7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产销率同比提高,行业占比62.2%。其中,有15个行业产销率高于全省97.6%的平均水平,行业占比40.5%;有6个行业产销率超过99.0%,分别是食品制造业(103.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00.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9.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99.7%)、烟草制品业(99.2%)。

 

2009年1—3月,小型企业完成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的()。

A.25%

B.30%

C.35%

D.40%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