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句子

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整齐的排比句式。

  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找到开阔和豁达;欣赏蓝天,自然会在蓝天的辽阔中拓宽视野和胸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

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茂盛中发现高大与挺拔。

或“欣赏雄鹰,自然会在雄鹰的矫健中获得坚强和勇敢”等。(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核废料泛指在核燃料生产、加工和核反应堆用过的不再需要的并具有放射性的废料。国际上通常将核废料分为低放射性核废料和高放射性核废料两种,前者主要指医院、工厂、研究机构以及核电厂等产生包含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如衣物、纸类、试验器具等,后者主要来自核电站反应堆芯使用后的废弃物,其中铀235约占3%,97%主要为铀238以及钚。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介绍,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核废料,在处置之前都要先将其进行固化或固定处理。如果是废水要变成比较粘稠的状态,减小体积,再进一步固化。放射性中低水平的废料一般与水泥混合,这叫水泥固化。高放射性的废料则采取玻璃固化。固化后就要进行处置,低放射性核废料的半衰期一般为几小时至几年,固化后装入专用容器深埋入10—20米深沟。一段时间后,这些废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就会衰变成对人体无害的物 质。这种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相对成熟。

  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半衰期有的高达几千年、甚至数万年,如果不妥善处置将会给当地环境带来毁灭性影响。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定,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必须经过冷却、干式储存和最终处置3个阶段。冷却,即将高放射性核废 料放入注满水的核废料池中临时贮存。干式储存,即在冷却后将核废料转入专用、密封的铅桶进行封存,并置放于安全的存放地保存。除了干式储存外,还可以用湿式储存,即将核废料放在有水池中临时储存。最终处置,则是将临时储存的核废料经过进一步处理,最终运到事先选定的安全“永久处置地”,密封深埋入500-1000米花岗岩层内。

  目前全球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最终核废料处置库。虽然美国 、芬兰、瑞士等国均列出建造计划,但由于民众反对声浪巨大,造价高、工程复杂,迄今尚无一座投入运行。美国原计划1998年在内华达州尤卡山建成最终处置深埋场,但因代价高昂更被无限期推迟。目前大多数拥有核电站的国家,其高放射性核废料经过冷却后,都处于“干式储存”或湿式储存的状态。 ——《环球时报》2011.4.9

1.下面对“固化处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核废料,在处置之前都要先将其进行固化处理;

B.液态核废料的固化处理要先将它变成较粘稠的状态,以减小体积,方便进一步处置;

C.对放射性中低水平的废料采取水泥固化处理,对高放射性的废料则采取玻璃固化处理; D.核废料经固化处理后一般不会再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危害,可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置。

2.下面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低放射性污染的纸片、衣物等物品,应该立即抛弃,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B.人类对液体核废料的处置技术相对成熟,对固体核废料的处置技术则还在不断摸索尝试之中;

C.高放射性核废料必须经过冷却、干式储存和最终处置3个阶段,干式储存也可用湿式储存代替。

D.对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处置高放射性核废料的规定,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有能力执行。

3.为应对福岛核危机,4月5日开始,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陆续将1.15万吨低放射性污水排入海中,东京电力公司解释说,这是为高放射性积水腾出存放空间而取的不得已之举。根据文章中核废料处置的相关要求,正常情况下,东京电力公司该如何处理这些放射性污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1999年7月28日16时左右,某公司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合成反应器甲醇喷管坏,需进器内进行维修)全系统停车进行检修。7月29日上午8时左右,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个人孔进行通风,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行冲洗。17时左右,安全处要求打开最上部人孔进行通风。17时15分左右,安全处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此后,在17时15分至19时45分左右的一段时间内,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19时45分左右经测定,氧气浓度为21%;可燃气体浓度为12%~18%。安全人员认为合格,随后签发“进罐入塔证”,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20时左右,某消防公司2名架子工进入器内进行扎架子作业,该公司2名操作工及消防公司1名临时工在器外进行监护。由于不方便,2名架子工未戴呼吸器。大约13分钟后,塔内传出求救声,监护人员及现场6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先后中毒,有7人勉强爬出。最后该公司经理及合成工段工段长戴上呼吸器将塔内4人救出,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此时大约20时40分左右。消防公司1名架子工和1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二人重伤。事故发生后,市政府、市劳动局等部门有关领导先后赶到现场,并立即成立了事故调查组,连夜对现场进行保护取证。经调查、取证分析,确认为一氧化碳急性中毒事故。

题目

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