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开国之初的美国,围绕“工商立国”还是“农业立国”发生了一场形同水火的争斗。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论述了“工业立国”的措施:制造业不受土壤、气候影响,比农业有更大的效率和产出,是美国产业发展方向。这有利于弥合英美矛盾,引进英国的资金、技术。“汉氏药方”使美国用10年时间走完西欧几百年的路。
种植园主出身的 国务卿杰斐逊认为,美国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应把工业留给欧洲,美国则走商品农业的道路。杰斐逊入主白宫后,大力推行“杰氏方略”,但是随着英国的战争威 胁,法国抛出“禁运法案”,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深刻教训使杰斐逊重新执行没有汉密尔顿的汉密尔顿路线。
如何从哲学角度看待美国的“立国方略”之争?(12分)
答案
(1)美国的“立国方略”之争说明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全面地把握实际。(3分)汉密尔顿不仅把握美国的实际,而且还认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体现了对多方面实际的把握。而杰斐逊的考虑则仅仅基于美国人口和土地资源的实际,具有片面性。(3分)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要从变化发展了的实际出发。(3分)“汉氏药方”不仅考虑了美国的现状,而且科学地预测了美国发展可能会引起的国际形势变化,体现了对变化发展的实际的把握。“杰氏方略”则只看到了美国发展的现状,具有静止性。(3分)
美国的“立国方略”之争,其实质属于一种治国理念的争锋,主要从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分析,另外注意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中的“实际”也是变化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