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2分)

材料一: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强烈地震海啸,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沿岸国家带来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向受灾国提供了紧急援助,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好评。

材料二: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东南部,造成美国人员伤亡成千上万,财产损失千亿美元,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中国政府向美国飓风灾区人民提供500万美元救灾援助,并另提供一批救灾急需物资。中方就救灾事宜同美方保持密切联系,与国际社会一道支持美国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结合材料,说说中国积极参与对受灾国援助反映的政治学道理。

答案

(1)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中国向受灾国提供援助,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同时我国帮助受灾国战胜困难、发展经济,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

(2)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中国政府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而且向发达国家受灾国提供援助,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是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表现。

(3)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中国向受灾国提供援助,加强与受灾国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作用,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4)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重大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

参与世界救灾应是对外关系。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坚持什么观点、实行什么对外政策、负有什么职责,便是我们的思路。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