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2分)材料一:甘肃省永登县青年农民高仙芝,通过辛勤的劳动,走上致富之路。他为保护敦煌莫高窟这座举世无双的宝库,尽个人微薄之力,将5万元劳动所得捐献给敦煌研究院,用于文物保护事业。
材料二:被称为无锡“第一贪”的江苏无锡市惠山区经济贸易局原副局长华惕中,因受贿162万元,并有116万元财产来源不明,被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三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2)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金钱和人生之间关系的认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青年农民高仙芝无私奉献社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材料二反映了华惕中的拜金主义价值观。
(2)第一,在社会主义社会,金钱仍然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具有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职能,是财富的象征。因此,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第二,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第三,高仙芝以辛勤的劳动走上致富之路后,尽个人微薄之力,将5万元劳动所得捐献给敦煌研究院,用于文物保护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华惕中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既损害了国家利益,也使自己身败名裂。因此,我们应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的影响,使自己健康成长。
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回答时,首先要对材料进行理论概括,归纳出中心观点;其次要正确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