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分)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总量和速度已不是主要问题,内部结构的调整才是要害,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实施创新驱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结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在主导产业发展,根本化解办法是靠市场机制,使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
近十年来,中央淘汰过剩产能的工作陷入了“越淘汰越过剩”的怪圈:2003年国务院列入过剩产能名单的有钢铁、电解铝、水泥三个行业,2006年增加到10个,2013年扩大到19个。因为这些项目投资大、产值高,能强力拉动地方GDP,带来税收和就业。市场好时,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意愿推进本地企业产能扩张,市场差时,则会本能地阻碍本地企业退出或被兼并,甚至“别人下马我上马”。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越淘汰越过剩”是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我国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出谋划策。(12分)
(2)有人说,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的关键是要“管住政府”,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9分)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地方政府在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的方法论要求。(12分)
(1)①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落后产能,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税收和财政等经济手段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规范市场秩序,创设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使企业通过创新来提升利润空间;政府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坏境的要严惩重罚。③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创新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①这是由政府的性质和责任决定的。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坚决摒弃地方保护主义。②这是由政府应履行的职能所要求的。政府要认真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③这是不断提高政府应依法行政水平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的不断深化,政府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要转变政府职能,自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
(3)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要求在经济发展中树立全局观念,要做到全国一盘棋,摒弃地方保护主义,才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③系统优化的方法。在调整内部结构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最优方案,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依靠创新驱动来调整内部结构,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⑤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不同,就会带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不同。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领导干部具有怎样的价值观,树立怎样的政绩观,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新一轮思想解放过程中取得实效,能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因此,要解放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鲜明导向,着力破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确立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新发展观/政绩观。
题目分析: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淘汰落后产能,应重点从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加强宏观调控,鼓励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2)之所以要“管住政府”,主要强调了政府在履行职能中应注意的问题,故可以从政府的性质、政府工作的原则、政府的职能及依法行政等角度分析说明。
(3)化解产能危机,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全局观念、撑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角度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