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涉及无公害食品行业、环保生产技术的专业性开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废弃物再循环等。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当今高科技开发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
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2012年6月国务院制定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
材料二 国务院在《规划》、《意见》中对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若干具体政策措施。
《规划》、《意见》所列部分措施 | 经济学依据 |
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及环保产业重点工程 | |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 | |
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 |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揽境外各类环保工程、服务项目 |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所采取措施的理论依据。并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就我国如何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提出合理建议。(16分)
(1) 政治生活:①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政府的职责。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综合国力。③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每点4分,12分)
(2)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投入可以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②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增强环保产业活力。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③坚持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每点1分,共4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从我国产业发展和国情实际出发制定正确产业政策。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要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制定合理政策指导产业发展。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要遵循产业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每点4分,共12分)
题目分析:
(1)考生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开放的,设问指向是分析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本题时,应该牢牢扣住主体政府和材料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材料中的“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可以从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政府的职责;其次可以从政府的工作原则的角度进行分析;再次根据材料中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当今高科技开发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我们可以从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的角度进行分析。
(2)本题有两小问,考生在回答第一小问经济生活题目的时候,要牢牢扣住材料中的措施,联系教材进行思考。“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及环保产业重点工程”体现了财政的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可以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角度分析;“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可以从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优胜劣汰分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揽境外各类环保工程、服务项目”可以结合坚持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分析。考生在回答第二小问哲学题目的时候,要注意题目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设问指向是就我国如何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提出合理建议,属于措施类。因此考生可以首先从从我国产业发展和国情实际出发制定正确产业政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角度提措施。其次可以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角度提出制定合理政策指导产业发展的措施。再次可以从规律具有客观性的角度提出要遵循产业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