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年12月2日,我国实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中国首个月球车登陆月球进行巡视探测,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此次探月成功将开启我国航天的新篇章,中国将是继美俄之后,人类第三个在月球实施探测器成功软着陆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远程遥感通讯控制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最关键的是,所有的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

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不断攻坚克难的结果,每次成功发射是研制人员对数万计的环节进行“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结果。

目前我国已选择2000多项航天技术运用于小到百姓餐桌大到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年产生1200多亿元的效益,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航天精神,将激发更多中华儿女的正能量,使中国梦早日成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嫦娥三号”登月成功的政治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实现中国梦?(7分)

材料二 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展是硬道理,在自豪中国航天创造一个个奇迹的同时,必须清醒正视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经济发面: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8分)

答案

(1)①现代化建设是我们目前最大的政治,“嫦娥三号” 登月成功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无疑将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②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有利于实现我们的强国梦;③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我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也证明了我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提高;④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促进我国民族团结;⑤有利于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完整答出其中4点给8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航天事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快速发展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②建设经济和文化强国必须增强民族创新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2分);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包括航天精神在内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分);④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团结中国各族人民、凝聚中国力量(1分)。

(3)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重视流通的作用,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学生只要答出扩大消费即可给分)③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每点2分,共8分)

题目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较为模糊,政治生活知识,而且设问主体较为模糊,登月成功的政治意义,但通过解读设问和材料,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就是要从较为宏观的层面进行解答,而且教材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套用,需要根据实际进行分析概括,但可以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即登月成功对国家民族的政治意义,对中 * * 党的政治意义,对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意义,对民族精神和中国梦的政治意义。

(2)本题知识限定较为模糊,文化生活角度,题目类型措施类,实现中国梦是个老话题,需要针对材料进行总结概括,针对材料中航天事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体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针对材料中的科技创新,体现必须增强民族创新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针对航天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民族精神;针对中国梦的范围意义,强调团结人民、凝聚力量。

(3)本题知识限定较为模糊,经济生活知识,设问指向也不明确,需要深入材料,筛选信息,总结概括。针对材料中涉及的三方面的问题进行教材知识的提取,首先最根本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针对具体问题,重视流通,扩大内需;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控制收入差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