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8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建设上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进行“营改增”税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 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九五”期间“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
GDP增长率(%)8.39.511.2
税收增长率(%)16.319.521.8    
税收弹性系数1.372.241.95
  注 :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若税收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则纳税人整体税负减轻。

表2  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2000年2005年2010年
0.21-0.270.4120.4850.481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0.3以下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

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 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有人认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离不开政府“放水养鱼”,切实实施减税政策,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居民的消费能力,为经济的增长释放能量。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合理建议。(12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原因。(10分)

答案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税收收入也高速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税收弹性系数大,纳税人整体税负重。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逐渐拉大,近年来有所降低,但收入差距仍然过大。(6分)

(2)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4分)②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实施减税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4分)③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促进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4分)(从完善分配制度、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可酌情给2-3分)

(3)①中 * * 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的,体现了中 * * 党坚持科学执政,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要求。(4分)②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是政府性质、宗旨和工作原则的要求,是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4分)③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决定的。(2分)

题目分析:

(1)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图表题的步骤。首先要读表头,明确主旨;具体到本题,我们可以知道表1反映的是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表2 反映的是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其次读内容,把握具体情况,读图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具体到本题就是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税收收入也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逐渐拉大;横向的差距是近年来有所降低,但收入差距仍然过大、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最后注,作出适当的补充,根据本题小注可以明确的是税收弹性系数大,纳税人整体税负重。

(2)本题的设问指向是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合理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回答时,可以结合教材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结合材料一二进行分析。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根本途径;其次可以从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再次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最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3)本题要求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原因。考生围绕主体,首先可以从中 * * 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的角度分析说明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的,体现了中 * * 党坚持科学执政,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要求。其次可以从政府的性质、职能、原则的角度分析说明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是政府性质、宗旨和工作原则的要求,是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最后,我们还可以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进行分析说明。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