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其绕月飞行的太空舱在离月球表面112km的轨道上运动,周期是120min,月球半径为1740km,求:  

(1) 月球的质量;

(2) 月球的平均密度.

答案

解:(1)太空舱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

代入数据得M=7. 19×1022kg.

(2)

代入数据得ρ=3. 26×103kg/m3

论述题

 材料一  7月份以来,受前期养殖效益下滑和高温天气影响,再加上饲料价格的上涨,郑州蛋价开始持续小幅上涨。随着国庆、中秋“双节”的来临,鸡蛋价格更是呈加速上涨态势,并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目前郑州部分地方鸡蛋价格已突破8.0元/公斤,7月份以来累计涨幅已达到30%以上。

材料二 又是一年中秋到,月饼市场风光依旧,受月饼高额利润的驱使,今年除了一些老牌的月饼生产商家,德芙、星巴克、雀巢、哈根达斯也纷纷加盟月饼市场,就连主营化妆品、护理用品、时尚饰物、糖果等等的屈臣氏,今年也开发两款“另类”月饼,一款“迪士尼凤梨果肉月饼”,一款是“喜羊羊与灰太郎”月饼。

由于近日国家出台相关“月饼包装瘦身令”,在郑州市各大卖场和高端酒店,鲜见豪华包装月饼,与往年动辄上千元售价的精装月饼相比,今年各个品牌的月饼价格较低,简装成主流。多数商家更加重视从口味上下工夫。不少商家推出用红酒、巧克力、奶酪等做馅料的月饼,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尝鲜。同时,国内糕点类食品已全面实施QS认证,月饼被列入QS认证范围。有QS标志的产品,已通过了食品安全认证,可以放心购买。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鸡蛋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6分)

座号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假如你是经营者,如何应对月饼价格的变动。(4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类文阅读】

爱的礼物

  那天姐姐收拾房间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

  “你从哪里弄来的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

  “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一件件把玩着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李军送的,那个塑胶小人是霍丽芬送的,我可以说出每一件礼物的来源。

  这时,一张薄薄的画纸跃入眼帘,我小心地拿起它,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跑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

  “是吗?”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住处而焦躁起来。

  “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所谓的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给我。

  “哦……谢谢,”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再说,我也没处放。”

  “哦。”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时眼中的期待与爱,那是只有在孩子的眼光中才能找到的纯真;而且我同样无法忘记被我拒绝后她眼中的失望和沮丧。后来我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看我,面无表情:“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

  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去挽回自己的过失。“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

  “你喜欢吗?”

  “是的!”我努力地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山区10岁孩子的眼光去看它,“那么多种颜色在一起真好,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    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

  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

  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

1.倒叙结构的文章,前后往往会有提示性的语句使其衔接过渡自然。本文的提示性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我”与女生第二次谈话中,哪些词语较好地表现出“我”希望挽回“过失”的诚意?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难受    试探 问

B.诚恳    试探 努力

C.难受    努力 目光

D.问     回忆 眼光

3.请任选下面的一句,分析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1)她脸上的笑容立刻走了。

(2)她的脸立刻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写作方式,内容上起_______的作用,结构上起__________的作用。

5.文章的题目是“爱的礼物”,请分别从师生两方面说说各自是怎样体现这种“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