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①底线原本是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如今,“底线”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如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职业底线等等。可见,这里所谓“底线”是一个伦理学术语,是指人无论何种原因处于怎样的境遇中,都需要遵守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②人生在世,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底线。

③道德良心是最基础的一道底线。帮别人垫钱买 * * ,中大奖后分文不取的赵书兵;抱起血泊中的小悦悦,向周围人呼救的陈贤妹;哥哥遭遇车祸身亡,作为弟弟仍不忘把工资发给工人兄弟们的孙东林……他们是普通人,也只是做了一些“很普通”的事,然而,依靠最基本的道德良心作出的选择却使他们于平凡中彰显了人格的光辉,这光辉来自于他们的那种对于做人底线的坚守。

④民族道义是最崇高的一条底线。【甲】对于宁赴清流、投身汨罗江的屈原而言,以身殉国是他至死捍卫的心灵底线;【乙】对于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而言,保持自身操守是他心灵的底线;【丙】对于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而言,捍卫民族尊严是他心中至死不变的底线。因为有着这份坚守,他们才做到了“众人皆醉我独醒”,即使生命逝去,也为后人所敬仰。

⑤相反,没有了底线,企业就会弄虚作假,学者就会指鹿为马,裁判就会大吹黑哨,官员就会贪赃枉法,警察就会刑讯逼供,法官就会草菅人命……这种“恶的蔓延”,会侵蚀社会的道德良知,甚至颠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⑥中国人从来就有底线,做生意,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做学问,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做官,不夺民财,不伤无辜;做人,不卖朋友,不丧天良。正是靠着底线的坚守,中 * * 虽历尽苦难,中华文明却得以延续。只要每个公民、每个行业都坚守底线、为善去恶,我们的社会就能构筑起更为坚实的道德基础,焕发出更有底气的道德自信。

小题1:阅读文章②-⑤段,梳理论证过程并填空。(3分)

正面论证:道德良心是最基础的一道底线

提出中心论点:                     

反面论证:       ③

小题2:请选出第④段中使用不恰当的论据并说明原因?(4分)

答:不恰当的论据是     ,(填序号即可)原因

答案

小题1:参考答案示例:①人生在世,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底线②民族道义是最崇高的一条底线③没有底线会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危害)。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小题2:示例:乙(1分)本段的分论点是:民族道义是最崇高的一条底线。陶渊明辞官不做归隐田园的原因是要保持自身的节操,不向权贵低头,不能证明本段的分论点。(3分)

小题1:题目分析:文章第二段,作者提出了中心论点“人生在世,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底线”;接着从正面论证“民族道义是最崇高的一条底线”;反面论证“相反,没有了底线,企业就会弄虚作假,学者就会指鹿为马,裁判就会大吹黑哨,官员就会贪赃枉法,警察就会刑讯逼供,法官就会草菅人命……这种“恶的蔓延”,会侵蚀社会的道德良知,甚至颠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点评: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首先要找到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然后再看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分析议论文某一段的论证思路就要考虑作者的论点,考虑他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小题2:题目分析:陶渊明辞官不做,归隐田园的原因是要保持自身的节操,不向权贵低头,而本段的中心论点是“民族道义是最崇高的一条底线”,所以这个论据不能证明本段的分论点。

点评:议论文的论据是立论的根据,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道理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实践长期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材料分析题

材料:张云成,五大连池风景区青泉村残疾青年,患有先天进行性肌无力症、严重的肺部感染、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病,生命犹如狂风中飘曳的风筝,随时都有危险。3岁开始发病;10岁,只能举起一个枕头;12岁,只能拄着棍子走路,走不出屋子;16岁,只能直直地站着;18岁,不能下地;20岁,胳膊举不过头顶;如今,拿不动一杯水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命运对他似乎太残酷了,他知道自己只能活到28岁,而现在已经24岁。20年来他唯一的风景就是自家小小的院落。但他在病情日渐严重、手脚不能动的情况下,坚持用嘴叼笔写作,用5年时间写就了一部17万字、迄今为止第一部由肌无力患者写就的真实再现肌无力患者生活和一次次与无情命运抗争的书稿——《假如我能行走三天》,并成为年度畅销书。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每个人面前都有不同的生活道路供你选择。从张云成走过的 20 多年看,他选择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云成患有多种严重疾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他却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他的自强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张云成选择的是依赖和自弃的道路,如今的状况会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张云成的事例,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悟和启发。请快快写下来,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