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图,已知B、D、E、F、G是氧化物,其中D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F、K是氢化物,且F在常温下为液态;C、H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单质,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O是白色沉淀,且B、H、L、M、N、O中含有同种元素(图中部分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请按要求回答:
(1)反应①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产物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1:1:1:14.A强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写出反应②在工业生产上的一种用途:______.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常以C或H制成容器盛装和运输I的浓溶液,其原理是______.

C、H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单质,应该为Al和Fe,结合转化关系中,B+C=G+H,可知是铝热反应,C为Al,H为Fe,G是Al2O3,O是白色沉淀且B、H、L、M、N、O中含有同种元素,证明O是Fe(OH)2,N为Fe(OH)3,B为Fe2O3,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能发生反应和铁直接生成L,也可以利用铁和K反应生成的M和J反应生成L,所以L为FeCl3,M为FeCL2,判断K为HCl,D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判断为SO2,F在常温下为液态为H2O,证明是I是H2SO4,E为SO3,F为H2O;证明是I是H2SO4,B、D、E、F、G是氧化物,F、K是氢化物,所以E为SO3,F为H2O;
(1)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中生成的B(Fe2O3)、D(SO2)、E(SO3)、F(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4,依据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可以推断出A的化学式,为FeSO4•7H2O,配平化学方程式得到: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故答案为:2FeSO4•7H2O强热 . .
Fe2O3+SO2↑+SO3↑+14H2O;强热 . .
(2)反应②是铝热反应,反应易引发,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在工业生产上的一种用途是野外焊接钢轨,故答案为:焊接钢轨;
(3)反应③是二氧化硫和氯气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SO2+2H2O═4H++SO42-+2Cl-;反应④是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
故答案为:Cl2+SO2+2H2O═4H++SO42-+2Cl-;4Fe(OH)2+O2+2H2O═4Fe(OH)3 ;
(4)冷的浓硫酸与铁或铝制容器接触时,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金属继续与酸反应而使金属“钝化”,所以可用铁或铝制容器储运浓硫酸,
故答案为:冷的浓硫酸与铁或铝制容器接触时,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金属继续与酸反应而使金属“钝化”,所以可用铁或铝制容器储运浓硫酸.